商标命名是一项关键的市场营销策略,一个好的商标名能够迅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,并建立起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联系。以下是一些超实用的商标命名技巧:
无不良联想:商标字词应寓意积极正面,避免有不良或负面的联想。
通俗易记:商标应简单易懂,避免使用生僻字、多音字或自造字,以便于消费者记忆。
唯一性:在命名前应进行市场调研,确保商标名称在互联网上无大量重复,且避免与同行使用类似的商标名称,以减少侵权风险。
遵循法规:商标命名必须结合国家《商标法》和国家商标局的审查规则,确保名称的合法性和可注册性。
结合产品特征:
品类特征命名:如“周黑鸭”,“周”是老板的姓,“鸭”是产品的品类,“黑”是产品的颜色特征。
功效命名:使用形容产品功效的词语,使消费者能通过商标名称直接了解产品所具备的功效。
美好寓意:
吉祥寓意:利用蕴含吉祥寓意的词语与产品关联,借人们追求吉祥的心理推广产品。如“六福珠宝”、“步步高”等。
情感共鸣:品牌名自带情感价值观,帮助用户投射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和价值观。如“喜茶”、“乐乐茶”等。
借助已有元素:
地名或景点:借助知名景色和地点来命名,可以打开品牌的知名度。如“蒙牛”借助内蒙古的简称“蒙”字作为商标要素。
动植物名:动物形象生动,拥有广泛的用户认知基础;植物则给人以自然、健康的感觉。如“天猫”、“三只松鼠”、“百草味”等。
创始人命名:如果企业名称或创始人名字朗朗上口,可以直接将其作为商标名称。这有助于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感。如“李宁”、“王致和”等。
创新命名法:
中英文对照:为商标起一个中文名称和英文名称,便于国内企业开拓国际市场。如“海尔”的英文名是“Haier”。
形象法:利用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、动物、植物或自然景观来为品牌命名。如“天猫”、“蚂蚁金服”等。
诗词命名:在中国古代诗歌和歌曲中找到与品牌相关的文化符号来命名。如“百度”源自苏东坡的《青玉案》中的“众里寻他千百度”,“杏花村”酒来自杜牧的《清明》等。但需注意,诗词命名应尽量简单直白,以便于消费者理解和记忆。
人格化IP:赋予品牌个性化的人设,快速增强用户的好感度与记忆度。如“特斯拉”、“香奈儿”、“老干妈”等。
叠词或谐音:叠词简洁明了易传播,但需注意在注册商标时,重复的字商标局按一个字算。谐音梗则需慎用,确保不会产生负面联想。如“滴滴”、“陌陌”、“旺旺”等叠词命名,以及“钟薛高”(中雪糕谐音)等谐音命名。
三、其他注意事项
避免网络热词:网络热词有生命周期,且随着热度消退会很快被淡忘,一般不建议采用。
考虑消费对象心理:商品有一定的消费对象,命名要考虑消费对象心理才能赢得市场。
不傍身名牌:傍名牌既不利于商标审查,也易给消费者留下山寨品牌的印象。
综上所述,商标命名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,需要结合产品特征、市场定位、消费者心理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。通过运用上述技巧,可以创造出既符合法规要求又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商标名称。